在進入正題前,先「非常簡單」的介紹一下所謂的「立體視覺」,以便形成完整的閱讀脈絡。
人類看到的世界之所以有「立體感」,能分辨每個東西距離我們多遠,是因為我們擷取並整合了放眼所見的各種線索,其中包含單眼線索與雙眼線索。
所謂「單眼線索」,指的是單一眼睛就能獲得的立體感訊息,例如最典型的:「近大遠小」,「近的遮蔽遠的」,「直線透視的位置差異」等(當然還有其它的種類),我們用一隻眼睛就能清楚看出「誰在近處而誰在遠處」。這些線索也能幫助我們分辨「照片裡的物件」的遠近。
至於「雙眼線索」,則是兩隻眼睛同時觀看物體所產生的立體感,主要有兩種:第一是「雙眼輻輳」,指的是我們兩隻眼睛在看東西時,為了要把兩眼的視線對準在物體上,因此需要轉動眼球。觀看距離我們越近的物體,我們兩隻眼睛就會越聚合。
第二則是「雙眼像差」,也是今天的重點。事實上,雖然我們平常沒有自覺,但是由於正常人的兩隻眼睛位置不同,因此看到的世界也有些微差異(像差),若交互開關(或遮蔽)兩隻眼睛,這個現象會非常明顯。觀看距離我們越近的物體,兩隻眼睛的像差就越大,反之則越小。
有一種立體影像技術,就是運用兩台攝影機從不同角度(但沒有差很多,主要模擬兩隻眼睛的差距)拍攝物體,得到兩幅影像後,再透過實體鏡(stereoscope)觀察,讓左右眼分別接收到其中一幅影像。當兩隻眼睛看到的影像疊合,我們就會產生效果逼真的立體感。
由此衍生出來的立體投影技術有幾種,有些是使用紅綠眼鏡來過濾左右影像,有些則是使用快門眼鏡來開關左右影像,無論是哪一種技術,它們的目的都是「讓左眼接收到左邊影像」,同時「讓右眼接收到右邊影像」,而且兩邊影像還要可以合而為一。
今次,我們就是要介紹如何用立體繪圖軟體Blender來製作雙眼立體圖,並且使用支援stereoscope功能的播放軟體,再加上立體投影設備進行呈現。
***
首先,我們先打開Blender軟體,因為我不是專業的立體繪圖先生,所以本篇重點並不是如何雕出個漂亮的物件,先做練習即可。
打開軟體之後就是這樣,空無一物。我們可以先鋪個地板,打造一些明顯的「單眼線索」。
我們可以看出這些磁磚由近至遠,產生了密度的「質地梯度」效果,這也是一種單眼線索,可以協助我們判斷遠近差異。在我們鋪好地板後,我們可以隨便的放一些東西上去。
我們先放5個雪人,外加一些光源,並把每個雪人套上不同的顏色,以便區分。從上帝視角可以看出,從近到遠分別是黃色雪人、藍色雪人,綠色雪人,紫色雪人、粉紅色雪人。
我們目前放置了一台攝影機,但是這樣還不夠,我們若要拍攝左右眼畫面,就需要使用兩台攝影機。
用紅色圈起來的部份就是攝影機,我們放置兩台攝影機之後,可以調整這兩台攝影機的位置和角度,我們現在先把他們的水平差異調整為十公分。
我們可以切換左右兩台攝影機的畫面,看看它們各拍到了什麼。
左邊就是左攝影機的畫面,右邊則是右攝影機的畫面,因為兩台攝影機的位置沒有差很多,所以畫面看起來也沒有明顯差異,但仔細比對之下,我們仍然可以看出些微不同,而這些差異就是「像差」。
現在,我們只要透過立體投影機把這兩幅畫面疊起來,分別呈現於「左眼」與「右眼」即可。